
向往徐州緣于早些年在徐州經營生意的堂兄夫婦。每次談到徐州,他們總是神采飛揚、手舞足蹈地描述著云龍山的秀美,淮塔的巍峨、龜山漢墓的神奇、黃河故道的清幽……受知識水平局限的緣故,他們的描述顯得有些語無倫次、詞不達意,但依然激發了我對徐州這座交通要塞、兵家必爭之地的北方城市無限的遐想與憧憬。
時隔多年以后,偶然的一次外出培訓的機緣讓我與其美麗邂逅。2019己亥年金秋,我們一行人乘大巴迎著一路秋色前往心儀的徐州。路上,同事們一邊愉悅地欣賞著車窗外迷人的秋景,一邊高談闊論徐州的歷史與現在,而我則靜靜地在座位上洗耳恭聽,在頭腦中勾勒著這座城市的輪廓與圖景。
大約晚上六點,我們抵達了要下榻的酒店。腳踏上這片神往已久的土地,便深深地被她的暮色夜景所陶醉。林立的高樓大廈在炫彩霓虹的映襯下顯得更加魔幻;街道上車水馬龍,匯成了一道道光的河流,閃爍的人影猶如點點浪花,在這光流里漂流不定;空氣里氤氳著各種美食的香味,刺激著我這樣一個吃貨的味蕾……簡單的晚餐之后,或許緣于乘車疲憊,同室居住的同事早已酣然入夢,而我卻毫無睡意,輕輕踱步到窗前,緩緩拉開紗質的窗簾,月光如水,一縷清暉斜射進來,輕呷一口香茶,獨享這屬于我一個人的撩人夜色。心緒難平的我不禁傾瀉出一句“徐州,我終于與您相見相擁了!”
翌日上午,在培訓的間歇期間,我禁不住向當地人詢問徐州哪些地方最值得一游,畢竟他們是“春江水暖鴨先知”的先知先覺者。他們如數家珍似地介紹了一串串地名,我聽得如癡如醉。每一個景點于我而言,均透著巨大的誘惑力,好像處在人生的重要岔道口,一時難以抉擇。無奈之下,索性“隨遇而安”吧!
對于我這樣一位從小在平原地區長大的人來說,遇到山肯定是要攀爬的,于是云龍山是我們游覽的首選。
云龍山又稱石佛山,位于徐州市城南,是國家級五A級風景區。關于山名的來由眾說紛紜,既有歷史的記載,亦有民間之傳說。其中一說曰:“山出云氣,蜿蜒如龍”。其意為,其山九節山峰,高低起伏,其狀恰如一條臥龍,而春夏云霧繚繞時,又如龍起舞,故名云龍山。至于究竟名從何來,我們不去考究了,還是去領略它的旖旎風光吧。
我們選擇從云龍山腳下的西門開始登山。來到位于山腳下的西門,我不覺為之一振。山門是一座牌坊式的建筑,高聳巍峨,雕梁畫棟,幾條“巨龍”盤踞在合抱粗的石柱上,似有騰云駕霧之勢。大門的正上方是蘇軾題寫的“云龍山”三個筆力蒼勁的大字。時值正午,在溫潤的陽光照射下,幾個燙金大字閃閃發光,熠熠生輝。仰視云龍山,山勢蜿蜒綿亙,植被蔥蘢,雖已是深秋,依然滿山蒼翠,偶爾星星點點的金黃、深紅點綴于其間,我猜想可能是大面積的綠植其中夾雜著的銀杏樹和紅楓吧。
我們沿著蜿蜒崎嶇的山道拾階而上,緩緩進山,腳下用青石鋪就的階梯異常光滑,足見到云龍山的游客是多么的絡繹不絕。行至半山腰,驀然瞥見道旁一片相對平緩的地方建有一座亭子,斗拱飛檐,色彩朱紅,莊重典雅,名喚歸鶴廳。亭子四周草木繁茂,喬木灌木皆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花靜默綻放,色澤艷麗,香味襲人,為略有疲倦之意的游人增添了不少興致,大家情不自禁地拿起手機紛紛拍照。我們談論著這個亭子為何叫歸鶴亭,難道還有放鶴亭嗎?在后來的游覽中證實了我們的猜測是正確的。
我們在歸鶴亭下小憩了一下,為身體補充了一些水,繼續前行,途中不時看到一些石碑、石刻、石佛等古跡。由于自己才疏學淺,思忖良久,依然對這些文物古跡難以有深刻地辨認和考究。我禁不住用手機百度了一下,方知云龍山上文化古跡眾多,登臨此山攬勝的古今政客文人不勝枚舉。唱出“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四海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漢高祖劉邦到此游過。北宋大學士蘇軾在彭城任太守時,也曾多次游覽云龍山,留下了“醉中走上黃茅岡,滿岡亂石如群羊。岡頭醉倒石作床,仰看白云天茫茫。歌聲落谷秋風長,路人舉首東南望,拍手大笑使君狂。”的著名詩句……作為一介凡夫俗子的我,無意對先賢們評褒論貶,只能與這些珍貴的文化古跡合個影而匆匆作罷。翻過一個又一個山頭,體力漸漸透支,額頭上早已大汗淋漓,隨行的小劉與小魏兩位美女一改一貫矜持淑女的形象,將外套脫下來系在腰間,大大咧咧地與我們這些漢子調侃起來。
終于,我們到攀上了山的至高點——觀景臺。這是一片地面平整、視野開闊的地方,建有亭臺樓閣,設有安全護欄,此處游人聚集,談笑風生不絕于耳。站立在光景臺上,立刻體味到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舉目四望,徐州市盡收眼底。高層建筑鱗次櫛比、直插云霄,交通網絡四通八達,綠水青山藍天蒼穹,盡顯建國七十年來徐州城市建設與發展取得的累累碩果。西邊的云龍湖宛若一塊晶瑩剔透的巨大水晶緊緊偎依在云龍山的懷抱。湖面清澈而平靜,水面點點的白帆,天上漂浮的白云,周圍雄偉的建筑,展翅翱翔的鷗鷺倒影在水中,營造出海市蜃樓般的另一個世界,構成了一幅山色空蒙、水光瀲滟的水墨畫卷。詩豪劉禹錫“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的詩句描寫的意境與眼前的美景倒有幾分相似。偶爾,飛速掠過的巡邏艇蕩漾起層層波浪,又為這巨幅畫卷增添了幾分曼妙的動感。幾位同行者也陶醉在這云龍勝景之中了,忘記了拍照留念,忘記了剛才的饑腸轆轆,看來“秀色可餐”還是有一些道理的。
不知不覺中已是傍晚時分,萬丈霞光籠罩著美麗的云龍山、云龍湖,猶如為待嫁的新娘披上了一件唯美的五彩霞衣。我們沐浴著夕陽的余輝緩緩地走下了山頂。
匆匆的兩日培訓無暇拜謁游歷徐州的漢文化景區,不免有些許遺憾。而今,從徐州回來已有一段時日,心中依舊盈滿對徐州的難以割舍與無盡眷戀。衷心地企盼有朝一日能與您“帝王之鄉、大漢之源”再聚首,親吻這一方厚重歷史與現代文明交融,光明與黑暗曾在這里碰撞,綠水青山和歷史古跡共存的土地。
作者簡介:支立明,安徽省蒙城縣網絡作協副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