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李友昌
時值深秋,到南京大學楊教授家做客,正感嘆他事務繁多卻著述甚豐,回首看見他家的小花園里的滿園金秋,正擁擠著向客廳窺看。于是便提出參觀花園。楊夫人陳女士南藝出身,頗為小資,在她的精心打理下,小小的花園精致典雅,生機盎然。小桔樹上,結了滿樹的金桔,像一棵掛滿了金色小燈籠的圣誕樹,很是喜慶。石榴樹上鮮紅的石榴壓彎了枝條,有的咧開了嘴巴,露出紅晶晶的牙齒。陳女士說:“石榴這么高興,看著比吃了舒服。”茉莉花旁邊的水池里,幾只錦鯉懶洋洋地曬著太陽。荊棘樹上面簇擁著密密麻麻的紅紅小果子。幾盆菊花正在怒放。
花園最為惹人注目的卻是一盆三角梅。滿樹的紅花,乍看像一把火炬,細看卻是一朵朵三角紅胞中,有兩瓣細小的黃花。紅胞熱情奔放,鮮艷燦爛。像一群斑斕的蝴蝶聚集在綠色的枝葉上,隨時準備翩翩起舞。
楊教授說:“這盆三角梅真的很勤奮,一年四季都會開放。”陳女士說:“可能是因為來歷不凡吧!”原來他們夫妻二人晚飯后在小區散步,途徑垃圾箱附近,看到外邊有一顆被遺棄的小樹,因為枝杈太大,丟不進垃圾箱,便被人隨意棄在旁邊。小樹的造型卻很別致。他們上前折了一下樹枝,卻早已干枯,就一路往下折去,到了根部,卻有了一絲青色,便帶回家,剪去枯枝,把根埋入花盆,就像家中來了個嬰兒,每天小心照顧查看。一個多月后,陳金喬驚喜發現花盆里冒出一芽新綠,便打電話激動告訴楊教授,晚上兩人圍住那點綠,如同手術成功后圍住病人的醫生們。那一點綠芽,逐漸變成小苗,變成小樹,長滿枝丫,又長出米粒大的花蕾,終于開出一樹紅花。這是一枝在江南極為普通的三角梅,因為普通,舒婷在詩中曾贊到:“
是喧鬧的飛瀑
披掛寂寞的石壁
最有限的營養
卻獻出了最豐富的自己
是華貴的亭傘
為野荒遮蔽風雨
越是生冷的地方
越顯得放浪、美麗
不拘墻頭、路旁
無論草坡、石隙
只要陽光常年有
春夏秋冬
都是你的花期
呵,抬頭是你
低頭是你
閉上眼睛還是你
即使身在異鄉他水
只要想起
日光巖下的三角梅
眼光便柔和如夢
心,不知是悲是喜”。
雖然普通,因為有了這段不平凡的經歷,每天查看澆水施肥,成了兩人孜孜不倦的功課。楊教授在三角梅邊也不斷推出力著。正如張力夫所說:“空中飄眇蕩音符,三角梅開綴滿途。黎庶祥和豈天賜,名城事業賴人扶”。
看著這棵三角梅,我不禁感慨生命的頑強,這滿樹奔放的花朵,正是大難不死對生命的熱烈擁抱,是浴火重生后新生的絢麗綻放。三角梅的熱情、勤奮、奔放,也是對救命恩人的努力回報啊!
如果人們對所有植物、動物,包括人類,都能精心善待,這個世界又會是何等壯觀!何等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