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徐招治
許多人說,老太婆出去旅游跟團要加價不劃算,但我偏偏享受晚年的旅游生活。這次我到荷蘭西部的北荷蘭省哈勒姆旅游,這里縱橫排列的大小河流,河流上玩游船、皮筏艇等各種水上運動的人。我看得正入神時,一個中世紀的荷蘭城市出現了,油畫般的色調,童話般的寧靜,美得讓人沉醉。
站在橋上往前看,不遠處還是一座橋。向河面上看,是徐徐行駛的游船、停泊河兩邊的各種船,還有倒映著的藍天白云。往兩邊看,河岸綠樹成蔭,隔條小道是五顏六色的三四層高的古老房屋。在哈勒姆,每隔一兩條街道,就能看見這樣宛如畫中畫的街景,哈勒姆的美無與倫比。
荷蘭最北邊的小城哈勒姆,距離阿姆斯特丹15公里,距今已有800年的歷史,無論建筑還是生活方式,都保存著中世紀的風骨。導游牽著我的手漫步中央廣場,恰逢周六,集市熙熙攘攘。中央廣場上,有建于14世紀的圣巴福大教堂和老市政廳。在哈勒姆,圣巴福大教堂可能是這里的最高建筑了,在藍天的映襯下,威嚴、高大、凝重。雖然哈勒姆是個彈丸之城,但不熟悉中世紀的狹窄街道可能會走暈。跟著導游,穿街走巷就到了荷蘭第一座博物館——泰勒斯博物館前。該館建于1784年,里面收藏有荷法意等各國的珍貴畫作。
此地自古以生產郁金香而聞名,大仲馬的《黑色郁金香》就是以哈勒姆懸賞10萬元荷盾給培育出黑色郁金香的人,作為小說故事的開頭。中央廣場連接著步行街,就像中國許多城市的步行街一樣,全是商鋪,也是密密麻麻的人。不同的是街道兩邊沒有高層建筑,基本都是兩三層;步行街上以游客為主,而集市上以本地居民為主。除了建筑,商鋪的現代裝修風格和出售的時尚商品,好像與周末集市相隔幾個世紀。步行街與哈勒姆仿佛隔著電影世界中的平行蒙太奇,顯得與眾不同。
走完步行街,已是落幕昏黃。夕陽開始裝飾哈勒姆,給哈勒姆的運河及兩岸扮上濃妝。站在任何一座橋上看運河兩岸,河面金光跳躍,游船唱晚;河兩岸的古老建筑閱盡滄桑,熠熠生輝,而我已然走進中世紀。在哈勒姆沿河位置,至今仍保留著2500棟中世紀房屋。
那天夜里,正好是荷蘭進入冬令時的日子。第二天,電梯口貼著提醒住客調整時差的通知,老板還專門找了一位中國廚師,為我們準備中國式早餐——菜湯和炒米飯,甚至還拿出上好的荷蘭國酒——琴酒,女王琴酒款待我們。因為,他曾來過中國,還自己取了一個中國特色的名字:吉祥約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