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創:高原麥客
最近陸續閱讀了瑞.達利歐的《原則》,以及查理.芒的《窮查理寶典》,用里邊的原則和核心的思想對照自己的工作、學習、投資、決策等方面。越發感覺到精英們博大深邃的精神內涵是做成事情的關鍵。
而自己,往往在最關鍵的時候,把很多道理弄反了。需要刻意練習不斷重復的時候,自己卻期望好運的到來;有些事情需要停下來,讓時間驗證最終的結果,而自己卻想要通過努力干涉市場的規律。究其原因,主要還是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原則。
通讀了《原則》這本書后,無論是針對生活、工作、投資、管理的所有原則,自己全都認可。也許是站的高度不同,視覺上的差異,書中的精髓很難全部吸收理解和應用。有待于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不斷的提升認知,開拓思維,保持開放,使那些原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正真達到自我管理,實現成長路一次質的飛越。
雖然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擁有原則的人,總是在不確定的世界里為自己找到一個確定的生存方式。遵照《原則》和《窮查理寶典》里邊的精髓思想,結合自己平時的實際生活和工作,也為自己制定幾條簡單的原則。希望能對自己的成長以及面對問題時有所幫助。
工作原則:不對工作保持敵視的心理,滿懷熱忱。畢竟它給自己基本的生存保證,給了自己現在的一切。更不要把對某一個的成見,變成工作上消極倦怠的借口,那樣會消耗自己的激情。抱怨一旦變成習慣,會讓自己擁有一個病態的人生。每次想要抱怨的時候,想想抱怨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無能”。
a、工作按照“輕重緩急”分為四個象限依次進行。每天列出一個清單,先做重要且緊急的事情,然后再做重要的事情,對那些可做可不做的事情,最好不要列入清單。做完一項,在清單上劃掉一項,且每次只做一件事情。避免因為頻繁的切換,浪費有限的注意力和時間。
b、每次遇到問題時,多問問自己“是否還又其他更好的方式?”而不是遇到問題時,總是按照以往的模式,只盯著問題本身,而不去思考還有其他選項。當一旦到了執行的階段,總是不斷的反復,轉了一大圈,最終才回到正確的路徑,因此而浪費了大量的資源。
c、把工作當成一種學習,把工作當成一種創造,那樣生活會變得有趣許多。直接把“混”這個字從大腦里挖掉,工作是為了實現人生的價值,為了保證家人的幸福生活,是另一種成長的方式,怎么能馬馬虎虎?記住,價值觀決定心態,心態決定狀態,狀態決定創造的價值。
d、工作盡量做到日清月結,超長的工作,也一定要設置一個完成的期限。不做工作中的救火隊員,哪個緊急就先做哪個,這樣在非狀態下完成的工作,往往粗制濫造。要善于在無序中尋找有序,在不確定中尋找一個確定的方式,按照既定的計劃進行,但預留不確定的空間。
e、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堅決不做“伸手黨”。不要過分迷信外來的力量,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工作就像學習一樣,是在解決一個個疑難的問題,做的越多,思考能力和實踐能力越強,效率自然而然也會提高。不會的可以查,可以問別人,但一定要自己動手。用進退廢就是這個道理。
生活原則: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境況,都要做一個樂觀的人。一定要清醒的認識到,生活里有幸福、快樂、滿足、富有、健康,也一定還會有痛苦,失落、貧窮、和疾病,就像一個硬幣的兩個面,你不知道什么時候會遇到什么。最好的辦法是時刻期待麻煩的到來,想著如何對付它。
a、把工作、學習、感情、事業當成生活的一部分。不為了一個目標或者結果,以交換的態度犧牲一樣東西去換去另一樣東西,那樣會顧此失彼。想著如何用一樣東西促進另一樣東西,實現共同的進步和成長。永遠不要用錯和對理解生活。水無常態,理無常理。
b、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鍛煉身體,因為它才是生活的基礎。別透支自己的身體,拿去的,最終都會以更大的代價還回來,受罪的是自己。工作是做不完的,錢也是賺不完的,而生命是有限的。科學證明,經常鍛煉的人,多巴胺會增加,工作會充滿激情,連性生活也會改善。想提升幸福指數,必須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
c、找到活著的意義,是對抗空虛的最好方式。精神的空虛將會是未來最大的疾病,隨著物質的不斷滿足,隨著財富的積累,隨著年齡的增加,對生活的掌控感在逐漸減弱。多問問自己什么重要?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找出最值得做的那件事情,全神貫注的投入進去,是培養責任感和幸福感最有效的方式。
d、愛別人同時也接受別人的愛,它會讓自己感受到陽光般的溫暖。愛就像陽光雨露,時刻點綴生活。它會讓人的心胸變得更寬廣,視野變得更開闊,大腦變得更靈活。愛是達到另外一個人內心深處的唯一途徑。所謂的情商高,本質上是通過愛人的形式打開隔在彼此間的大門。
e、尊重生命,也尊重死亡。死亡只不過是另外一種形式的重生。按照進化論的學說,死亡只不過是低級細胞為高級細胞騰出了生存的空間,而高級細胞的發展,是汲取了低級細胞的某些特質,才得以壯大。所以死亡是另一種形式的開始,無論活著或者死去,都要對得起自己的幸福和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