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手機上的一項重要功能——短信,我們應該都不會陌生吧?無論是原來的按鍵式的功能機還是現在大行其道的智能手機,這個功能一直延續保存著。也確實這個功能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對方正在開會或者不方便接電話,發條短信解決了,對方在超市沒聽到電話鈴聲,發條短信,解決了,在你沒想好怎么在電話里說的時候,還是得靠短信息來解決,可以邊想邊打字。你看,是不是很方便啊?朋友。
記得第一次發信息,是十幾年前,用那部的愛立信T18的手機用131XXXX1814這個號給同事發送的,當時也是覺得很稀奇,那時候,打電話的費用還比較貴,一分鐘三毛六,而發個信息才一毛,嘿嘿,你看多便宜。漸漸的用手機的多了,同事間短信發的也就多了,詼諧搞笑的,青春勵志的,節日祝福的,不客氣的說在那個年代,我們這代人確實給通訊公司短息業務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當然,通訊公司也曾回報過我們,舉辦過好多次優惠發信息的活動。
其實,手機最忙的時候,要屬春節或者其他重大節日時,你看吧,手機黨們最忙的就是看短信,發短信了,這個時候,我也會自己編輯一些祝福的話語,融入文字,發給自己的親友,雖然在網上摘抄比較省心,但總覺缺少一份誠意,那些千篇一律的文字也覺得有些生冷沒有溫暖,沒有自己編的信息給人以真誠的感覺。
有一年大年初一,編好信息屬上名字后,就給一些同學和朋友群發了過去,沒想到,過了一會我的短息來了,打開一看,我就樂了,我給一個哥們發的信息,那個哥們給同學轉了出去,這個同學又給我轉發了回來,你倒是把名字刪掉或者改一下呀,可笑的是最后的名字還是我的,這多好,我自己給自己拜年。我的原汁原味的信息,轉了一圈又“物歸原主”了。
讓我最有感觸的是,有一次我上中班,半夜回到家,剛想睡覺,短信來了,內容是“叔,我到機場了,大半夜的沒給你打電話,發個信息吧,你和我嬸說一下,不要掛念”,當時我就愣了,因為那時,我還沒侄子侄女的,看來是發錯了,我又趕緊給人家回信息說了一下,免得耽誤什么事,一會他又回了信息,說是一著忙把號碼點錯了,給我道了歉,其實,這也正常,比起,后來短信詐騙的信息不是強多了嗎?
可能很多同齡人,與我一樣,都沒少接到過中獎之類的詐騙信息,如果都是真的,我估計我們都是百萬富翁了,沒辦法,凡事有利就有弊呀。
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智能手機漸漸的替代了原來的功能手機,QQ,微信等聊天工具也漸漸取代了手機上的短信功能,可能是懷舊情節的原因,我還是比較衷情于用短信,因為我覺得能把自己祝福的心聲融入文字,發給朋友,這無疑也是一種樂趣和享受,對對方也是莫大的尊重,無論時代怎么變遷,我們依然是情感依舊的好朋友……
【作者簡介】趙鳳春,臨清市老趙莊鎮人,愛好文學,多年來堅持用筆記錄的生活的的酸甜苦辣,描述人生的各種經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