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有三寶:病貓、殘鵝、懶狗。
自從入住山里,因交通不便,我們就開始了大部分自給自足的生活。除了種點糧食蔬菜,也養些雞、鴨、鵝、羊,基本解決了肉蛋奶的問題。可是附近的山村屑小看到此地有油水可撈,便常常在夜晚或沒人的時候偷偷光顧,雖然不是什么值錢的東西,但總是讓人心里不愉快,便養了只狗來看家護院,這樣總算是減少了物品失蹤率。
然而人生就是一個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當你解決了一個問題,新的問題又會產生。
一家人辛苦了一年,終于盼來了糧食大豐收,這也樂壞了聞味而來大大小小的老鼠,母親心疼糧食被它們糟蹋,決定養幾只貓鎮壓一下,就從親朋好友家里要來幾只剛分窩的小貓,看著它們瘦弱嬌氣的樣子,我有些懷疑它們的威力。母親說養大了就好了,現在它們的叫聲就會讓老鼠害怕。我不禁偷樂:真是一物降一物。
看到這里,各位可能要問了:鵝下蛋,貓捉鼠,狗看家,這是天經地義顛撲不破的真理,寶在何處?
且莫急,聽我慢慢道來。
一
都說自然界遵循的是弱肉強食、物以類聚的原則,這鵝也不例外。有一次母親又買了幾只放到圈里,結果很快它們就自動劃分出了三六九等。這可苦了一只弱小的鵝,每次吃食總是被其它強勢者擠出圈外,甚至對它又啄又踩,沒幾天我們竟發現它的腿都瘸了,饑餓與傷殘致使它兩眼欲閉,步履踉蹌,奄奄一息。
看著它實在可憐,父親便把它拎出來放在院子里,一連給它開了七八天小灶,每次抓來些谷子或弄點野菜拌點飼料,讓它單獨進食。其它的鵝見此情景嫉妒地拍翅大叫,但在我們的一再呵斥之下,無法靠近過來,只能遠遠地看著這只殘鵝吃香喝辣。
我們沒有料到的是,自這只殘鵝被我們從死亡線上救回來以后,它怕鵝不怕人,親人不親鵝,除了必要的移動,它基本上就選擇臥在我家院子的門口,每次見到我們都要興高采烈地連連點頭嘎嘎大叫。我們煩它在門口拉屎,便經常把它拎到一邊,可沒過一會兒,它就一瘸一拐費力地又慢慢蹭過來。或許它覺出自己給主人添了不少麻煩,也或許為了證明天生其才必有用,除了每天規律的下一只大蛋,更是擔起了警報工作。一旦有陌生人來,還沒等院子里的狗吭聲,它先嘎嘎大叫起來,且每次都準確無誤,惹得來訪者很是驚奇。看著它如此矢志不移、盡心盡力的工作,我們也就隨它了。
二
令我們發笑的是,自從殘鵝分擔了警報工作,那只狗便開始了每天腐化墮落的生活。除了偶爾配合殘鵝吠兩聲,其余大部分時間就是吃了睡睡了吃,要不就跟著主人漫山遍野的玩,很快便長得膘肥體壯。看它如此好吃懶做,我們便威脅它要殺了它吃肉,它立刻低下頭轉著圈地搖尾巴走到我們身邊,用頭蹭著我們的腿,偷偷地向上翻著眼睛看我們的臉色,百般撒嬌,千般討好。見它這副無賴的樣子,我們啼笑皆非,從此呼它為懶狗。
山上除了田鼠,更多的是一種迷你家鼠。它們很狡猾,且繁殖量驚人。家里建了糧倉后,迷你家鼠們便如同進了天堂,它們在地底鉆很多小洞,或是順著墻縫鉆到糧倉里,每每整得遍地開花,讓人防不勝防。然而,自從懶狗發現了這些囂張的迷你家鼠,它就經常隨著母親到糧倉里捕捉這些可惡的家伙,且一本正經,有模有樣,戰果也很喜人,但只是咬死,從來不吃。我便笑它“狗拿耗子多管閑事”,它除了對我嗚嗚兩聲以示抗議外,依舊是我行我素、樂此不疲,大有以此為終生職業的架式。
三
因山上多野雞、野兔,便有些附近的村民常常跑來下扣捕獵。我家的貓們可就遭了殃,每次都是長到本事漸長可以捕鼠也喜歡溜出去玩的時候,不小心給暗藏的扣子套住被人撿走。所以一旦發現貓出去一兩天沒回來,父親就得到屋前屋后的山林里轉一轉找一找。碰到那些人下的扣子離家太近,父親就給他們摘掉。但即便這樣小心,貓們還是不停的失蹤,偶爾有體格健壯的貓被套住后拼死掙斷鐵絲跑回來,卻也是元氣大傷,要恢復好幾天。就這樣,貓養了一次又一次,最終也是丟了一次又一次,對此我們又恨又無奈。
有一次母親實在是氣憤之極,便從親戚那兒一口氣要了七只小貓回來,這下熱鬧了,鼠沒成災貓成了災。因為太小,又是剛分窩,母親把它們關在屋后的廊里。一到晚上它們便喵喵叫地凄慘,吵得人整宿睡不著。等到適應了新家,開始正常吃東西了,這些小家伙們也開始東竄西跳的不安分起來。一會兒跳上后窗臺,把肉乎乎的小爪按在玻璃上,睜著兩只大大的眼睛往臥室里好奇地瞅著你的一舉一動;一會兒嬉戲打鬧中又不知碰倒了什么東西,稀里嘩啦。終于長得大一些胖一些了,母親便把它們放到了院子里。這下更不得了,一會兒爬樹捉鳥;一會兒順著葡萄架上房,在房上跳地咚咚響,簡直比老鼠們鬧得還歡。夜晚都讓我以為是老鼠們在屋頂上開派對。
不過“貓和老鼠是天敵”這句話還真是一點沒錯,自從屋前屋后屋上屋下成了這些貓們的地盤,那些狡猾的迷你家鼠們仿佛一夜之間蒸發了般,不知是逃之夭夭了還是躲進了地洞,甚至連誘惑多多的糧倉里也很難再發現它們的蹤影,為此母親很是開心。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這些貓們漸漸長大,外面的世界在它們心中也變得也越來越精彩,越來越有誘惑力,于是有些強壯膽大的家伙便開始了它們的冒險之旅。一次、兩次、三次……,最終,一只、兩只、三只……,直到最后只剩一只被懶狗咬到重傷的貓。看著剩下的這只半死不活的貓,我連連嘆道:大難不死,必有后福!
果真,這只病貓在我們的照料下慢慢恢復后,便過上了王子般的生活,小魚小蝦,蛋湯肉渣先進它的口。每次懶狗看著它在高處吃得津津有味,急得在下面汪汪叫。好在懶狗比較憨厚,除了那次意外咬傷病貓,倒也沒有因此對病貓懷恨在心甚至借機報復。但由于懶狗那次咬得太厲害,病貓的嘴再也無法恢復到原來的樣子,這使它從此無法自力更生,所以病貓也就成為我家目前唯一一只逃脫了被扣子套住的貓。
如今,病貓、殘鵝和懶狗共同分擔著看家、捉鼠、娛樂主人的工作,自成一派和樂融融的大同景象。
作者簡介
史話,字憶言,生于萊州,偏好文史,然博不精,專不透。閑時喜養花,不得其法,亦不為意。書無所不讀,全無收獲,并不著急。喜愛世間一切美妙事物,教書做事,均甚認真。偶有小文見諸報端,如是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