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實在的,我在離校后的數年時間里,都不能從高中生活的回憶中走出來,就連夢境都是在教室里上課做題的場景。十年后的今天,我依然清晰地記得,高中三年時光中的點點滴滴:高一的數學自習上,我到處找難題,來為難幽默風趣的老范,幾個不理解我的女生總是給我找茬;高二的一個秋夜,我輾轉難眠獨自一人去了宿舍的樓頂,對著皎月暗寄愁心,最怕英語課被提問總把腦袋埋在書下;高三的一個細雨紛紛的大禮拜,我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著滿地的映山紅想著黛玉葬花,與數學高手對弈,與語文高手賽詩所生的快感充盈身心……我一直覺得我是活在我的高中我的夢里而非現實中的,難以自拔。
現實中的我,在離校后的兩年時間里就完成了結婚生子等多項人生課題。不是迷戀兒女情長,而是只單純地想找個肩膀找個胸膛填補我空虛失落的心而已,就如李清照在失去家園失去丈夫后另嫁的心情一樣,不過尋個寄托。而生活中的瑣碎讓我無瑕去聯系那散落在天涯各地的同學好友,說到底還是因為自卑:我沒有閉月羞花的容貌,沒有學富五車的才華,沒有腰纏萬貫的身價,沒有知冷知熱的愛人,沒有傾心以對的知己,只有一個與我相依為命的女兒,與天之驕子的他們無法媲美,就如一個跳梁小丑,在才華橫溢的他們面前我不過是個諷刺。就連母校,雖一度出現在夢里,也去那個方向幾次,終還是不敢朝她踏出半步。她也不存在了,不再是教書育人的學舍,在畢業不久后的三年中她淪為了腐氣沖天的工廠。一切都是物是人非,可一切都還活在我的心里,鮮活依舊。
終還是耐不往惦記,終還是超越不了脆弱的思念,在日子與時間都還算寬裕的時候我終于聯系到了闊別七年之久的第一個好友。他有點發福,不再是高中時候的瘦骨嶙峋,沉默片刻后我們就像好久不見的老友一樣盤膝而談,突然間就覺得又回到了高中回到了教室,可話題再也回不到輕松愉悅的從前。他正在為情所困,身心俱疲,滿臉滄桑,我的心不免顫抖不免心疼,從前那個桀驁不馴的青年在哪?從前那個心懷鴻鴣之志的青年為何甘心選擇了沉默?
從他那里,我知道了班級的群號,知道了每一個同學的聯系方式。大家都沒離開過,即使身在四方,可心還都聚集在一起相互溫暖。一句“你來了!”一句“怎么才來?”我不禁潸然淚下…還好,大家還都記得我,還好,還有人在想念我。在我沒遮風避雨的港灣時在我遭遇一系列風雨需要獨自去堅強去面對時,有人在默默關心默默想念,我怎能不為之心動!還好,我來了,還好,不算遲。
看著里面張張熟悉而又陌生的臉孔,我震撼了,感慨了,輪廓是熟悉的,可表情全都換了。不過七年而已,歲月留下的痕跡太過明顯,太過招搖,天真爛漫稚氣羞澀的少男少女再也不見。當年的那個窈窕淑女變成了出口成章臟話連篇的農婦,生動的雀斑好似是她身份的象征,怎么也與當年的娉婷印象聯系不上。當年的那個最得老班寵愛的意氣風發的才子竟也為失戀痛哭流涕,孱孱弱弱,像只金絲猴。當年那個放浪不羈不知天高地厚的浪子還是形單影只,到處求偶祈求配對。當年那個愛找茬的女生當了媽媽,一見面就是說抱歉抱歉……每一個人都變了,不再是父母懷中長不大的孩子了,大部分都是已為人妻為人夫為人父為人母的大人了,都變得沉著冷靜成熟穩重,都變得有了責任感有了擔當,都在這七年的風雨中磨掉了棱角與尖牙。
我悄悄地退出了,一如我輕輕地來了一樣。不是不留念,不是我變了。歲月不饒人,我實在接受不了這種摧殘。我寧愿讓他們都住在我內心最柔最軟的地方,個個都是當年的模樣,身姿綽約,臉上掛滿微笑,無憂無慮的如不食煙火的精靈。永遠都是最初的美好,青春永駐,不遭風雨,不會老去。我寧愿選擇在一個角落里默默祝福,默默祈禱,愿他們此生安好,健康幸福,不再坎坎坷坷,四處奔波。我寧愿在這個角落里碌碌無為與世遺忘,簡單生活,直至終老。我只為他們守望,為他們祝福,一如初見。
如今,十年了,悠悠數千日,竟如彈指一揮間。我已習慣在夜深人靜時尋覓往日,回首曾經擁有的點滴真誠。在我永不睡去的瞳孔里,將你們永恒的笑靨一一溫習。你們都還好嗎?都要記得好好的!今夜,我便在這參差錯落的方格中為你們搭一隅小小的歸宿,記得常來夢里坐坐。
作者簡介:
蝶兒,本名胡洪華,江南女子,酷愛文字,喜歡讀書聽歌,于安靜處喂養靈魂,于塵囂外獨抱清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