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在氤氳著清香的瓊花叢中,腳背被絨絨的青草撓得癢酥酥的,船娘眼角含笑,淺聲吟唱,任由船櫓將水面一剪為二。
我以為江南水城都是油紙傘,青石板與長長的一人寬的巷弄。可是,是何種魅力讓揚州如此不同?不似蘇杭的婉約清秀,卻從骨子里透出一股熱情豪放的野性,使得揚州人也得了這種倔勁,頑強生長,不畏風霜。我常在入睡后,踏過瘦西湖燦若朝陽的花,賞玩東關街精巧玲瓏的工藝品,眺望大運河絡繹不絕的船只……
瘦西湖是美的,一年四季都是美的。難得的是美得不艷俗,恰到好處卻又透露出淡淡的質樸氣息。所以,她是很耐看的,桃柳交錯的河岸看一遍是不夠的,你得放慢腳步,細細品味。柳樹的腰肢永遠是柔軟似絮的,只消清風走過,就婀娜多姿地舞動起來,晃得你眼花繚亂。或者說迎春花是最熱情的,它們一簇簇地緊擁在一起,用黃色的小花向人們宣告著春的來臨。撲鼻的香味總在不經意間溜進你的鼻腔,好似萬花叢中少女飛躍的舞姿,青春耀眼。人們所偏愛的總是桃花,帶著少女羞紅臉龐的顏色,總令人情不自禁地采擷。其實,若仔細觀賞,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是最可愛的,鉚足了勁要開花的它們把小臉漲得好似染了一層胭脂,更顯得明艷動人。一旦微微開啟,那便是一發不可收拾地盛放,將瀲滟的春光毫無保留地撒向眾人,直教人拍手叫好。冰清玉潔的瓊花,是揚州人獨愛的。朵朵小巧玲瓏,似白玉雕琢,唯一瑕疵便是生得過于嬌好,使人有種不辨虛實的幻覺,不由自主地迷失于中。一定要坐上畫舫,聽船娘歡快地唱民歌,聽流過的潺潺水聲,聽被驚起的飛鳥的鳴叫,聽著揚州城的呼吸。感覺時光也為美景駐足,不愿挪動半步。
游東關街最好的季節是冬天。沒有夏日的聒噪與秋日的蕭條。冬日溫暖的午后在東關街慢慢消磨,流逝了歲月,蹉跎了光陰。隨意走進一家工藝品店,搶你眼球的便是一排排的扇子。精致些的,雕成鏤空,上面覆一層薄紗,落幾株梅,清新淡雅。若是華貴些的便是大朵的牡丹芍藥,不大的扇面必定要選艷麗的顏色,扇面上定要把大部分地方留給花朵,栩栩如生,湊近了都能聞見香味,輕輕扇動便飛花滿天。也有素雅的,紙質的扇面畫滿了青花,將滄桑千載的繾綣揉碎成江南女子的癡戀,令人徘徊。外地游客仰慕的還有別具韻味的旗袍,或樸素或華麗,精致的領扣、袖扣足以見得制作者的心靈手巧。東關街呈現的歷史是久遠的,遠到一眼望不到頭。只是那棵銀杏在黃了不知多少次葉子后依然佇立在那里,訴說著過往的一切。兩旁掩著幾家大戶鹽商的老宅,大多破落了,不復昔日的輝煌,更顯得歷史的凝重。
唯一從古到今仍奔騰不息的是那條大運河,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河岸邊的眾多文人墨客。揚州八怪的才華就如同這運河水般汩汩不絕。古老的運河在一聲聲婉轉的“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中歷經洗滌,以一種高度俯視群雄。
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車水馬龍水泄不通的街道,一個個坐標式的建筑宣告著新時代的來臨。揚州正以驚人的速度成長,她令揚州人驕傲,令江蘇人自豪。揚州還是揚州,還是那個清新秀麗的水城,只不過她以更不一樣的精神面貌迎接眾人。這才是揚州,真真正正散發著現代氣息與青春活力的揚州。
此時的揚州城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又令人恍惚不已,船娘搖著櫓走遠了,留下的是一汪漣漪蕩漾的湖面,正如我對這揚州的情思般綿綿不絕。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