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片金黃的胡楊林
作者|吳國祥
我喜歡沙漠駱駝,更喜歡荒漠胡楊,它們都是在大自然的優勝劣汰之中,適應惡劣環境而生存下來的自然物種。2019年在孩子的嚷嚷聲中,我們有幸領略了駝聲悠悠的大漠情懷,體會到沙漠駱駝耐性十足的魅力。2020年在難得的國慶小長假期間,不辭辛苦駕著車子,和老婆孩子一起追尋胡楊的蹤跡,欣賞它特有的美景,體味它耐旱頑強的生命力。
胡楊耐旱抗寒生長在荒漠中,活著昂首一千年,死后挺立一千年,倒下不朽一千年。我們一路談論著胡楊的神秘之處,盼著早點走進它的領域,觸摸它堅韌不拔的身軀、欣賞它獨有的美景、感悟它魅力十足的文化內涵。
胡楊林到了,來的游客真多,車堵人擠。通票100元,停車費30元,幾經周折我們停好車子,帶著好奇坐著觀光車隨預定線路欣賞起這難得的秋景。在陣陣秋風的吹拂下,片片金葉如黃蝶般翩翩飛舞、姍姍落地。看著撒滿一地的落葉,望著在落葉紛飛中行走的人群,我仿佛讀悟透了這自然之秋和人生之秋的某種聯系,情不自禁吟起“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詩句。
來到胡楊建成的小木屋前,看著木屋牌匾上筆力遒勁的“胡楊文化”四個行書字體,我便興致勃勃拍照留影,希望胡楊賜我些生命的活力。導游也饒有興趣的介紹說,胡楊屬楊柳科,是高大天然落葉喬木。古代稱北方或西域的民族為胡人,后來人們給來自北方和西方少數民族的物品、植物前也加入“胡”,表示它特有的地域特征。如胡琴、胡椒、胡蘿卜等,當然了胡楊也不例外啊。
在導游的介紹下,我們一路走來,道路兩邊胡楊林高大并排,層林盡染,跟湛藍的晴空交相輝映,疊彩流金。靠在胡楊做成的木制柵欄上,伸手撫摸這地球上生存了6500多萬年的古老稀有的樹種,它耐寒、耐熱、耐堿、耐澇、耐干旱,生于荒漠,守望風沙,我深深被它頑強的生命力感動著。
胡楊不僅性格頑強,而且風景獨特。金塔胡楊林的美景核心地金湖灣,水倒映著黃的醉人胡楊,形成美麗的軸對稱圖形,惹得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游客拍照留影,紛紛記錄著這難得的金秋盛宴。一張張照片定格出金塔胡楊神奇的迷人場景。藍天白云、金葉棕枝、清水黃葦和熙熙攘攘的人群共同勾勒出一幅幅秋韻四溢的水彩畫。
都說秋天是金色的,在胡楊林的每一處人們都被金色吸引著、陶醉著。忘情的游客或拍照嬉戲、或悠閑的散步、或者坐在胡楊木制成的長條椅上小憩休息。風輕輕的吹來,金蝶般的葉子從天而降,姍姍起舞,有的飄到行人的肩膀上緩緩滑落,有的落滿小憩休息的游客身上,有的飛入水中浮在水面上。行走在金葉飄飛的金波湖邊,我也仿佛成了那一片片閃耀著金色光芒的樹葉,追隨著風的腳步,簌簌而落,陪伴著行人、飛舞在人群集散的每處角落,享受著這金色年華的絲絲縷縷。
點擊查看源網頁
我們走的累了,便坐在湖邊的躺椅上,妻子偎依在我肩膀,閉目養神休息起來,孩子也玩的累了,坐在我懷中像只小羊羔回味游玩的樂趣。我們停歇在胡楊的美景中,沉浸在溫馨的氛圍里,品味胡楊的堅強性格和深厚文化內涵。千百年來,胡楊毅然守護著邊關大漠,防風固沙,平衡生態,調節氣候,肥沃土壤,在它身上閃爍著與旱漠角力而應變的光芒,震撼著一位位游客的心靈,我不禁敬仰起這“沙漠守護之神”來。
游玩嬉戲的時間過得真快,我們依依不舍離開了胡楊林。時隔多日,翻開往日的照片不禁想起金葉飛舞、藍天白云映襯下的那片金黃的胡楊林。我是它茫茫紅塵的一位游客,它卻成了我內心深處的一處驛站,忙時、累時、無聊時、沮喪時、失落時,我都會想起這位蓬勃向上、堅忍不拔的勇士。
作 者 簡 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