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往重慶
作者|王小燕
全國第二屆酈道元山水文學大賽,通過征稿,初評,終評,在金秋十月落下了帷幕。我的游記《山水相戀小三峽》,獲得了一等獎,心情異常激動!
夢想在期待中,有了日子,期盼中的心情更是激動不已。得悉組委會把頒獎采風地點選在重慶的消息,我不禁心潮澎湃,久久難以平靜。重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北魏•酈道元寫出千古傳誦、膾炙人口的《三峽》之地,也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想想一群志同道合的文友將在這里聚首,心情就無比舒暢。西散南國文學社散文主編若蘭、秘書長許江等老師,為盡地主之誼,早已拉開迎接參會文友們的序幕,一次次不厭其煩地為大家規劃線路、發地標導航線路圖!我每晚都在群里關注著來自全國各地獲獎者的信息,陸續加上了王同堯、趙永福、陸悅、唐盛明老師的微信。得知仰慕已久的盧小夫和林臏主席要前往頒獎,心里又一陣激動。多日的隔屏交流,終于有了見面的機緣,滿懷的期待,沒有不去的理由。
見我心意已決,孩子們表示支持。他們說,重慶是個好地方,能去領個大獎,能到山城游山玩水,能飽嘗特色美食,能享受文友相聚的快樂,這是一舉多得的美事,何樂而不為?!于是,孩子們興致勃勃地同我一塊兒籌劃起行程來。誰知,一個不好的消息傳來,青島又有了疫情。“疫情”這個老鬼,不僅令孩子們徒增煩惱,也讓我忐忑不安!一向辦事果斷的我,此時,也有點優柔寡斷了。去?不去。不去?去。就這樣反反復復,不能定奪。我天天盯著電視新聞,關注疫情變化,當我看到“疫魔”這個老鬼,被扼殺在“搖籃”里時,終于下定決心,由老伴當“保鏢”,前去參加頒獎盛典。我主張去時坐飛機,返回坐高鐵,方便在空中和在地面,對家鄉、對巴渝蜀道有個全方位的觀覽。如今的高科技,真的是為人們的出行帶來快捷和方便啊,腳不出門,兒子就幫我們在手機上買好了飛往重慶的機票,連到重慶酒店接機的“的哥”都預約好了。我懸著的心總算平穩地放到了肚子里。臨行前的準備不可少。說出來不怕大家笑話,別看我平時手機不離手,要弄個健康碼還真的是不會,要出門了才“不恥下問”。兒子三番五次地示范,我親手操作,終于弄懂了掃健康碼的程序。口罩、手套、洗漱等必需品,一樣樣提前準備齊全,真可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那天下午4:30分,我從運城登上了飛機。飛機扶搖直上,呼嘯著直插云霄,我激動得脫口而出:“我們上天了!”坐在我旁邊的愛人,用責怪的口氣說:“呸呸呸!誰上天了?!”我心里咯噔一下,馬上改口說:“我們飛上天了!咋啦?大鵬展翅,有什么不妥嗎?”“咬文嚼字的,窮拽!”愛人是諷刺?還是調侃?我不想追究。但心有靈犀,我知道他想到了家鄉老風俗,出門坐船時女人不可多嘴,若不小心說出不吉利的話,會像魔咒,途遇不順甚至會翻船的!何況今天坐的是飛機!我雖嘴犟不服軟,但心里暗自一沉。現實中,我恐高啊,站在幾層樓上都不敢向下直視,誰不怕死啊!我害怕暈機,因我有暈高“前科”。曾記得第一次坐飛機去北京,我老老實實關掉手機,飛機起飛的剎那間,我暈得天旋地轉,眼前都是重影,雙手交叉按住心跳,閉上眼睛,在心里一遍遍重復著:“阿彌陀佛,老天保佑,安全著陸!”事后想想那滑稽的樣子,自己都能笑出聲來。從天空下來,同行朋友問我,坐飛機啥感覺。我回答說:“當然是坐飛機的感覺!”惹得眾人大笑!這一次,我把手機調成飛行模式,打開攝像頭對準舷窗,再試著把目光投向窗外,選好風景,“咔嚓、咔嚓”按下去。這招真靈,轉移了注意力,沒有了眩暈的感覺。瞅一眼飛機熒屏顯示的高度和位置,我們正在山西的上空飛翔!我哼起了山西民歌:“人說山西好風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是太行,右手一指是呂梁……”凌空看看家鄉的地貌吧,那該是呂梁山和太行山攬著六大盆地的自然風光。家鄉的大好河山,變成一幅盆景或一張地圖擺于眼前,那是怎樣的宏偉氣魄啊!我迫不及待地從舷窗望出去,哦!天碧藍如洗,從未見過這么清純逼眼的藍色。此時飛行高度,已在平流層了。這一層在對流層之上,沒有水汽,沒有微塵,不怕飛鳥干擾,地球上的天氣現象,云雨雪雹,都影響不到飛機安全飛行。我突然明白,人們說出行坐飛機最安全,不無道理啊!原來眩暈恐高,都是心理作祟,杞人憂天啊!我自嘲地笑笑,認真地觀察起舷窗外的風景來。天空一望無垠,藍泱泱、亮晶晶的水洗藍間,飄動著絲帛一樣的白云。驀然間,我深悟出“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所表達出的自由自在的禪機。側耳傾聽,沒有飛機引擎聲,坐直身體,恍如坐在家里的床頭,面對的舷窗一如電視熒屏。凝神俯視,藍天之下,云霧擋住了視線,看不到家鄉的崇山峻嶺,河流原野,攬入眼域的是望不到頭的云山云海,大片大片的云絮,猶如云海里激起的朵朵雪白浪花,宛若無際的草原上涌動著的白色羊群,也像被風娃娃吹皺了的純白的綾羅床單。太陽公公紅光滿面,嫵媚多情地注視著這張云天鋪就的大床,他該是“君臨天下”的感覺吧!厚厚的白生生的云床,托起了紅彤彤圓圓的太陽,天外有天,云下云上兩重天啊!若在地面仰視,那是陰天了,也許云層里正拋灑著晶瑩的“水晶豆”吧!我深深地感嘆了!純潔的云代表的可是清鮮的空氣呀!山西是“煤鄉”,曾幾何時,大工廠大煙囪,各家小灶小煙囪,冒、冒、冒……煙煤黑煙滾滾,無煙煤白煙繚繞,柴禾做飯,木炭烤火,多少煙柱扭著身姿飄向天空,變成了霧霾,霾、霾、霾……空氣污染了,山不青了,樹不綠了,水不清了,太陽戴上了面罩,月亮不再皎潔……好在人們幡然醒悟,國家政策,退耕還林,大刀闊斧地治理,還原了綠水青山。如今,那些直插云霄的黑煙囪,已消聲滅跡,家家戶戶接上大暖,柴禾鍋臺,蜂窩煤爐,木炭火盆,早已進了博物館。做飯用上了電飯煲,取暖用上地暖空調……短短幾十年,太行山、呂梁山間的六大盆地,真是日新月異,人民的生活奔小康,生活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又一次想到“大鵬振翅舉山岳,翔龍過影超九天”這副對聯,情不自禁地小聲哼唱起《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說心里話,我自豪著家鄉的巨變。
恍惚間,飛機已至四川的上空。太陽將要落山了,那橘紅的光芒把周圍的云朵染成了金黃,我縱目向下望去,哦,四川的天晴著呢。“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的概念,早已刻印在我的腦際。四川分布著特殊的地理風貌:三山圍著四川盆地,青藏高原、橫斷山脈、云貴高原、秦巴山地……每個詞都令人敬畏!想到這些山,我記起了《四渡赤水出奇兵》中的第一句:“橫斷山,路難行,天如火來水似銀。”隨即,毛澤東主席《長征》中的名句又映現于腦海:“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從舷窗看天下,我真實地體驗到了什么叫大格局,什么叫居高臨下,什么叫一覽眾山小。真的,那一刻,映入眼簾的,山不是山,川也不顯川,莽莽原野變成一個大沙盤,曲里拐彎的公路纏繞在山頂山腰,一輛輛汽車,恰似一個個小螞蟻。我知道,那是天梯云端高速公路。人定勝天啊,不畏艱難,戰勝自然的理念,在這里演繹得淋漓盡致!
“重慶就要到了!請旅客們坐好,保持安靜!”我心里又一陣激動。我看到了重慶,它靜臥在四川盆地之中,棲息在長江和嘉陵江交匯處。那偉岸的渝中半島、林立的高樓大廈、縱橫交錯的橋梁、綠波蕩漾的山城,次第入我目來!
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我在心里高呼著:“啊,重慶,我來了!”
作 者 簡 介
王小燕,六零后,山西運城垣曲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