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道彩虹
廣東/陳琴
黃海之濱,丹頂之鄉,麋鹿家園,這塊生我養我的土地,無論飛多高走多遠都讓我魂牽夢繞。
這塊土地不僅賦予我應對艱難困苦、挑戰逆境的能力,還有我朝思暮想的親朋友人,更有一位生命里的貴人,替我無微不至打理著家鄉三姑六婆認為我無所不能也無法拒絕的太多瑣事,讓我無憂無慮地在外漂泊,似一道彩虹映染著我心靈的天空,溫潤著鄉親尋常的日子。
與鳳君的緣份始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熱血青年的同一輩人,因一次偶然的機緣,因骨子里流淌著相同種族特有的善良、靈氣、活潑與韌勁,相見恨晚的種子立即根植在了彼此心里。
然后的一段年華里見證了這樣的深情:農校時共通的求知若渴的勤奮、村團支部時的工作互動交流、人生窘境話題的徹夜長談、心儀衣裳的不分彼此……
談婚論嫁后的多年,惺惺相惜的種子被天各一方、荊棘載途的生存現狀冬眠。待種子再次發芽破土,歲月年輪已來到新世紀的第一個猴年,走出困境的彼此開始尋找曾經熟悉而溫暖的身影……
再見風君的那一刻,驚訝于那雙會說話的鳳眼里陡增了太多的智慧與颯爽,深深久久的相擁替代了萬語千言里的酸甜苦辣。再后來,每次返鄉,都有風君無微不至的照顧接待,衣食住行、家事難事里再也離不開她的影子。
難忘家公長眠村子紀念堂15年,是風君前前后后打理一切事務得以在縣城公墓入土為安;難忘返鄉時家門口的一條泥濘路道,是風君傾心周旋趕工鋪成石子路面;難忘高校團隊赴家鄉招生宣傳,風君里里外外地張羅接待;更難忘她似貼心姐妹般打理于我已經陌生而又不得不入鄉隨俗的各種禮節。
點點滴滴,似乎語言描述已太單薄!風君的體貼暖心是她人品的詮釋,沒有刻意,一切都是那樣的自然而然,風君的同事、親朋、友人對她的褒揚更說明了一切。
風君,她是鄰里糾紛的 119、是偵破友人出國財物被盜案的 007、是天生一副生意經的喬布斯、是親情友情升華的粘合劑、是單位棘手事宜的點子王、是夫君常夸的賢內助、是善于攻克難關的外交家、是把話說到心坎的語言高手、是進修學校人見人愛的好班長、是老少通吃的大能人……
世間事,無論家長里短,還是廳堂廚房,似乎沒有風君做不了的事、解決不了的問題。
人們常說,一個成功男人背后,一定有一個優秀的女人,風君這樣的能人,區區一個小家理所當然地更被她打理得風調雨順。與風君時常交流人生心得和感悟時,內心常對風君生出“既生君何生昆”的感慨。
若不是全力支持夫君事業,風君應該有一個更大的舞臺可以造福更多的人群。常想,如果民間有導師職稱評定一說,風君絕對是一個博導教授級的人物。
漫漫人生路,能擁有風君這樣的閨蜜是上蒼的恩寵,珍惜著感恩著。雖與風君相隔天涯,心卻永遠在咫尺間。
此刻在遙遠的南方,沐浴在和煦的暖陽里,想著風君,念著風君,祈愿風君蜜友將無盡光芒照耀他人的同時能多多顧及自己,為的是讓家鄉的人們能長長久久地沐浴在風君溫暖情誼里。
家鄉的那道彩虹,純凈而艷麗,她永遠綻放在我內心的深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