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到天水,朋友相約,一起去了曼殊凈土寺游玩。
路過高大氣派的牌坊,沿菩提大道向谷中緩緩行去,一路上,一邊觀看著嬌艷的荷花、碧綠的青竹、盛開的杜鵑、滿山的蒼松,一邊聽著朋友的介紹,那個立下宏愿、化緣建寺、智慧出眾、堅毅頑強的寺廟主持海正法師引起了我的感慨,那個比我們大不了幾歲、二十多歲出家、三十多歲開始重建凈土寺的偉業、修書十八卷的僧人,那個朋友所謂的發小,靠信念和吃苦,靠勤勞和卓越的領導藝術,活的又是怎樣的精彩!
轉過山灣,宏偉的建筑群隱約顯現,星散錯落的檐脊在連綿不絕的青綠中偶露,及至近前,高大宏偉殿堂的真容逐漸明晰起來。古色古香的廟宇在林海中依山而建,聚散別有意蘊,布局透著玄機,現代園林建筑格局與古典佛教建筑的有機結合,增加了這個景點的美感和可觀瞻性。青山常綠有古剎,廟堂矗立是恒心,我贊佛心多智慧,巧按造化寫神通。
寺前的小廣場上,精心修建的園圃花團錦簇,碩大艷麗的大麗花,怒放帶刺的月季,色彩多變的菊花,更有叫不上名字的各色花兒,禁不住叫人駐足不前。般若甘露池中異于平常的是除了一群群彩色錦鯉外,還有碩大的甲魚緩慢游動,叫人驚奇不已。寺前堆放的幾根兩人都合抱有余的巨大木柱引來了我們的議論,這是什么材質?來自于哪里?寺廟已起建二十余年,還在不斷擴大,看來海正的宏愿還未到盡頭。不絕不滅,善念常新,也許,這才是立業的根本。
進入山門,說不盡的鱗次櫛比、莊嚴肅穆,看不完的小巧玲瓏、精心裝點。山石竹柏盡妖嬈,雕梁畫棟俱佛意,寶相莊嚴透神通,法器玄妙宣奇跡,珠簾輕掩有居士,小徑幽曲見沙彌,佛家有容重徳操,善念曼殊數菩提。
除了建筑格局和室內佛事,室外的景致也透露出了建造者的精心巧思。水缸中的睡蓮嫵媚帶露嬌艷吐芳,墻邊的散竹挺拔有節幽靜雅致,多竅的山石奇駿怪妙南方氣息濃郁,盆栽的紅豆杉引發熱議充滿傳奇,看完山林和寺廟,感覺賞心悅目滿目清新。
在尚未建好的寺廟右側的廳園中短暫停留,遠觀了佛顯峰石壁上的天然佛,在像與不像的爭論中聽了朋友對凈土松濤、綠海寶蓮、白象馱寶、松柏同根、日月懸彩、四大圣泉等景觀的介紹,議論了整個寺廟從空中看猶如展翅大鵬的傳說,發了一通感慨和贊嘆,我們便緩步下山了。山巒起伏緣造化,人心向佛談自然,松濤寶蓮皆為善,十八羅漢拜文殊,這就是曼殊凈土寺。
有感于乞緣修寺、宏愿通天的海正法師的功徳,游覽后補以后記,緣于敬仰之心,權作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