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文內容來自賦能島終生成長群>
< 整理:阿九 校對:佳玲 配圖:楊坤發>
【話題】你能接受孩子“不如你”嗎?
【背景】有一次參加家長會,結束后一位父親找老師單獨交流,就聽到了下面的故事:這位父親是碩士,孩子母親是博士,兩個人在上學的時候都是學霸,從來沒為考試發愁過。可兩個學霸的孩子現在基本考不及格,在班里排名倒數,孩子媽媽嫌丟人都不來開家長會。父母雖忙但投入了大量精力在輔導孩子上,但可能孩子就不是學習的料,總也不開竅,高知父母很無奈,卻也束手無策。
【問題】
在改革開放前幾十年,一代更比一代強是一種時代趨勢,也是一種發展紅利。但現在進入平穩發展期,一代不如一代的情況越來越多了。如果你的孩子在學習上不如你當年,眼看著好像也考不上好大學甚至上不了大學,
1、你能接受嗎?
2、你怎么看孩子在世俗意義上可能不如你“成功”這件事呢?
3、你如何與孩子融洽地相處呢?
【素材提供】志愿者 | 小凡
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本期有哪幾位同學的精彩討論被選中。
你能接受孩子“不如你”嗎?
青島羅剛 上午8:12
這個話題中的故事,是我真實經歷的,那個父親無奈的表情我印象極深。我身邊有一位朋友也是這樣的情況,他自己名牌大學畢業,可孩子學習倒數幾名,他很痛苦,花了很多精力在培養孩子的學習和愛好上,但收效不好。
我想請大家在回答這個話題的時候,不僅僅是用頭腦去想,還可以閉上眼睛去體會一下,如果真的讓我們碰上了,真的可以接受嗎?如果我們選擇接受,要怎么做才好呢?
同時還要想到一種情況,就是有些孩子,真的不適合學習,不一定會大器晚成,也沒有在某一個方面有特長或天賦,就象自閉癥兒童中,音樂或繪畫天賦的其實不多。
心理學經常告訴我們要接納、理解孩子,當孩子表現好的時候,接納、理解是非常容易的,是不是?我當然接納孩子學習好、唱歌好、畫畫好,懂事有教養這些事兒,但如果不是這樣,如果孩子做的不好,你真的能接納、理解,不發火,不打罵孩子嗎?
有一個很明顯的現實就是,一個班上只有那某幾個孩子考過第一,學習好是一件相對小概率的事情,也就是從比較中來的,很多孩子就是學習不好,或者普通。
而我們經常期待的是,孩子學習好是應該的,普通或者不好是不應該的,不知道這是誰承諾給我們的?
蘭舟 上午8:08
1、能接受
2、孩子身心健康最重要
3、尊重孩子,讓孩子做自己
Lucien 上午8:11
1.不能接受
2.小成功靠實力,大成功靠運氣,不能比較
3.相處一定要融洽嗎?
宮經理¹⁸²²²⁹⁴²⁶²⁹ 上午8:15
1、能接受
2、子女內心富足,可以獨立思考,做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就是成功。
3、相互理解、尊重
張敏 上午8:17
1、女兒一年級的考試,幾乎沒有考過100分,遠沒有我們當年的水平,開始挺詫異,慢慢的也就習慣了,換了標準。
2、我們不僅看中成績,更看重她的成長。有好習慣,樂觀、獨立即可。目前還在重點培養好習慣。
3、我負責帶孩子玩,我老婆負責學習指導,壞了規矩,就要懲罰,其他都是其樂融融
青島羅剛 上午8:18
我周圍很多個人很優秀的,如果有精力關注點家庭,他們的孩子都表現的非常棒,我個人奉行的是,他們是孩子的榜樣,只有有關注孩子,孩子就能很好的成長。沒有成長好的,只是因為家長工作為由,沒有關注到孩子。是否真的關注了孩子,從孩子的表現就能看出來。
這是我的一些觀點。
肖海香 上午8:25
今天的問題很扎心。看到身邊的父母們,毎天都為了孩子各種的忙碌,上補習班還是補習班,放個假,孩子們比上學還累,從心里覺得孩子們不容易。
一個參加中考的孩子竟然要每天晚上學到凌晨一兩點鐘,我聽到了既震驚又崩潰,這到底是在推孩子上進還是在毀滅孩子?對于一個正在長身體的孩子而言,沒有足夠的睡眠,白天精力自然不濟,豈不是惡性循環。可一想到外在競爭的殘烈,又有幾位家長能淡定?
青出于藍勝于藍,是多少家長的渴望,而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努力地認清一個現實,那個曾在手心里被認定為是天才的孩子其實不過是蕓蕓眾生中的一個普通人而已。
《三十而已》里的王漫妮可能才是最真實的普通人的例子,有一顆不甘命運擺布的心,倔犟的和命運抗爭,但打拼八年之后又回到原點。
這才是生活。無論接受不接受,孩子是孩子,父母是父母,父母的愿望并非孩子的生活和道路。努力接受那個孩子本來的面目,是家長終生需要修煉的課題。
所以現在努力的去學習放下,去放下那顆老想掌控孩子的心,讓孩子能按照他自己的樣子過他想過的人生。不管是精進還是碰壁丶挫折,那都是他人生的一部分,我們無能為力,唯有一顆祝福的心,在默默地對著孩子遠去的方向。
愿天下的孩子都能活出自我,活出本真,活出生命本該有的模樣。
心銘 上午8:42
父母好壞是隨機的,孩子也是隨機的。作為父母當然不能接受孩子比自己差。不過作為父母不能接受的何止孩子不如自己。其他不如意的事你沒辦法改變,你怎么會有錯覺能改變孩子。
張麗麗 上午8:42
1.能接受,聽過一句話說孩子和父母加起來才是100分,她只是前半生還不如你認為的你的前半生或者你認為的你的后半生而已。或者說你99分了,只給了孩子1分的空間。這個比較就不在一個基點上,小時候的你如果穿越到現在不見得比孩子好,孩子穿越到你的小時候不見得比你差。
2.真正的愛是能幫助別人還能延展自己,對自己孩子的愛也是一樣的。我女兒遇到的很多問題我同樣遇到過,很多事情不需要給她答案,只要她能夠在你懷里哭笑,有情緒釋放,有問題傾訴,有快樂分享,有難過哭泣。對自己熱愛的事情主動學習,有三五好友,有健康的身體和心靈。大人那些不知足大部分來源于自己的欲望。
3.如何與孩子相處,就是高質量的陪伴。學習方面經常用的是“績效輔導”哈哈。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把你對客戶和同事的耐心和方法用到孩子身上同樣有效。[表情]
宋 杰 上午8:46
1、你能接受嗎?
能接受,畢竟我學習一般,基數差,幾乎不可能有學霸的體會[捂臉][捂臉][捂臉]
2、你怎么看孩子在世俗意義上可能不如你“成功”這件事呢?
孩子不如我估計不可能,因為目前感覺自己很不成功,最煩惱的是怎么努力弄點兒“成功”,建一個不如我的前提[偷笑][偷笑][偷笑]
3,如何融洽相處?
先找個女朋友融洽的相處了,再說孩子的事兒吧[好的][好的][好的]
靜水 上午9:20
有學霸父母的孩子通常不會太差,而且這也是大家普遍認為的理應如此:畢竟龍生龍鳳生鳳嘛。但事情畢竟有例外,就有一些孩子晚慧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開竅晚,如果他們有學霸父母而父母在教育方面又缺少點方式方法的話,那對孩子來說有這樣的學霸父母就是災難。比如孩子遇到一個難題不會解,對于普通父母他們也覺得難,孩子解出來了他們會認為自己的孩子很棒很厲害!而對于學霸父母來說,他們看到題的第一反應是:這么簡單的題都不會,真笨!如果笨的標簽被貼上,想想會對孩子造成什么樣的影響。
從大師兄說的來看,一個孩子的母親因為覺得丟人連孩子的家長會都不去參加,而另一個孩子的父親因為孩子考倒數幾名非常痛苦,我們知道人與人之間信息的傳遞,聲音語調身體語言等方面占了絕大部分,這些父母在外邊是這樣的態度對待孩子,那在家里與孩子相處互動時會是一種什么狀態?孩子會從父母那里得到怎樣的反饋信息?會對他們造成怎樣的影響?
我最近參加了一個薩提亞的冰山對話學習群,里面都是因孩子教育出現問題被折騰的精疲力盡的父母,當他們把孩子的問題拿出來剖析,到最后,發現問題的根源往往是出在自己身上,而當他們率先改變了之后,原先他們嘴里那些不聽說不聽勸叛逆刺頭孩子竟然開始有變化,所以我非常贊同@吳綺顏|廣州|設計 的建議,孩子出現問題父母覺得很痛苦,不要一味想著怎么解決孩子的問題,也許病根恰恰出在父母自己身上,如果造成痛苦的根源找不到,強迫自己接受孩子的學習現狀也只是治標不治本,在未來和孩子的關系方面依然不會太和諧。
順轉一篇關于樸樹和他父親的文章,也許會對大家有啟發。
活著 上午10:05
孩子不如你,其實個人認為是比較得不夠全面,如果單從知識文化來說,如果每一代人都比上一代人好,現在都不知道是什么情況了。每個人善長的東西是不一樣的,既然文化課不行,何必強求呢?換個方向發展不是很好嗎?難道我們的父母,在我們成年之前都覺得我們會比他們有能耐嗎?反正我沒有覺得,如果你們的父母那么贊美過你,那你真的幸運。這個世界不缺知識,也不缺人才,缺的是發現孩子們優點的眼光。
踐行者 上午11:40
1、你能接受嗎?
接受。世間萬物必須有臣服現狀的心理。才能突破困境,創造佳績。發自內心的接受,孩子的每一個成功和失敗。在他需要的時候,給與鼓勵和批評。
一個孩子不如父母,其實不是孩子的錯,是你的教育不如你的父母。同樣的基因,為什么會不如你?是教育的問題,而不是孩子的問題。孩子是一張白紙,全靠指南針引導,才會方向正確?
2、你怎么看孩子在世俗意義上可能不如你“成功”這件事呢?
成功的因素,不是努力和實力的必然,還有機遇和幸運的成份。教育沒問題,孩子不會走偏,剩下的就是幸運。為什么要抗拒命運?
3、你如何與孩子融洽地相處呢?
理解他,關心他,和他共情。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穩定,真誠,熱情
Lisa|花姐 上午11:42
今日話題,挺扎心的。昨天剛結束高考志愿填報,我這一路走來,焦慮也時常伴隨著。
我們是普通家庭,也從來沒有期待孩子是掐尖學霸。在這個基礎上,是否接受孩子不如我,我接受,畢竟孩子花期不同。
先說兩個數據,我女兒中考那年的高中錄取率46.7%,這意味著,是否接受孩子去職業學校?其實不是孩子不優秀,是教育資源從一開始就限制了孩子更多的可能。如果期待孩子有個好的大學選擇,那孩子就得是46%中那20%。
再說大學錄取數據,今年全國高考人數1071萬,山東省53萬,我女兒學美術,美術類考生5.1萬,能上本科的孩子也只有1.9萬(含中外合辦、民辦及學院)其實大學還好說,專科或是高職都還有不錯的選擇。
但是在青島,初高中資源,才是家長們必爭的,看看青島的教輔機構就知道了。我女兒,很懂事,有規矩,從小又孝順,就是對理科不開竅。從初一到初三,我們的目標學校,從17中到6中,到私立高中一路下調標準。因為最后接受了孩子就不能上普高的的現實,但她依然是我們的好孩子。
我有一段時間很焦慮,這種情緒就傳遞給孩子,她也容易緊張和恐懼,對孩子學習更不利。說放松心態,可能是雞湯,但是,如果真的把心態調整好,孩子會給你驚喜。如果孩子是學霸,是幸運,如果不是,父母更得提前為孩子未來做打算,發現孩子的愛好特長去培養他。如果這些都不具備,我們當父母的,還是要爭取不在孩子早期掉隊,盡量讓孩子有個好的學習氛圍和環境。不管怎么樣,孩子有好的性格,健康的身體,積極的生活態度,正確的三觀,永遠受益終生。
對于每天陪孩子奔波在輔導班的家長們,多一些寬容與理解,因為我曾經就是那個望女成鳳的媽媽,哈哈[呲牙]
小凡 上午11:54
1、你能接受嗎?
可以接受[調皮]
2、你怎么看孩子在世俗意義上可能不如你“成功”這件事呢?
目前沒有孩子,如果說以后有,發生這種事情的話,也許是我的教育存在問題:可能,沒有好好引導,沒有好好溝通,也沒有想辦法去鼓勵孩子發揮他們自身的潛能!
3,如何融洽相處?
先找個男朋友融洽相處了,再說孩子的事吧[好的]
桃子[表情] 下午12:47
1、你能接受嗎?
不確定,等有個男朋友組合家庭了,根據情況看。
2、你怎么看孩子在世俗意義上可能不如你“成功”這件事呢?
這個跟老媽聊過,老媽的觀點是,孩子怎么樣是孩子的事情,她自己怎么開心怎么過,不為孩子的錯誤買單,無論錯誤的是觀點還是行為。
3,如何融洽相處?
少相處,會比較融洽。
敏曰 下午2:20
1、 你能接受嗎?
我好友說,后浪比我們前浪優秀。說可以接受孩子不如我們,其實難以感同身受。
舉個例子:我老公同學的妹妹,夫妻兩人非常優秀,生一閨女很漂亮,不幸的是孩子天生自閉。這位妹妹隨她老公到日本公干,追隨當地在自閉癥方面治療最好的老師學習掌握治療知識和方法,治療自己的孩子,她女兒現已能在正常的學校上學,跟上學習進度。同時回國后開設自閉癥的學校,幫助更多有需要的家庭,走出困境。如此愛心耐心,很不容易,令人欽佩。
再舉個例子:前前同事,很能干,工作順利,孩子小時,以工作忙為借口,陪伴少,對孩子學習以及未完成家庭作業,高聲責備訓斥居多。因為小學成績一般。為孩子小升初買了學區房,同時幸運地搖號進了學區排名靠前的學校。然每天的功課,孩子到11點也無法完成,做家長的經常要被老師拎到學校去交流,做父母在家長群,屬難以開口的哪種。孩子完全跟不上學業,煎熬了一個學期,主動退學,花錢換到國際學校。現兒今孩子適應了這樣的學習環境氛圍。母女的關系大為改善。因此重點是家長關心孩子,要給他們適宜的方法和教育環境。
黃梅 下午5:43
今日話題:從父母身上能看到父母的優點,從孩子身上能看到孩子的優點。自己就是普通人,社會上普通人還是大多數,所以沒有嫌棄孩子。升學壓力大,一直在關注,一直陪著學唄。終身學習指導原則灌輸給他了的,自己也一直在學。
以后優秀的話,告訴他努力就有回報,戒驕戒躁。以后普通,就告訴他好好努力,總是沒有錯的。千萬條路總有人走……身體健康,積極樂觀,不要滑向另一個極端就好了,底限在這里。如果家長常常花時間陪伴孩子的話,做個健康的普通人完全沒有問題的。
🍂#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