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訪香格里拉的秋天——三江并流奇觀
重訪香格里拉,俯看秋天,秋天溢美,三江并流奇觀把香格里拉的秘境推向完美的極致——題記
香格里拉,這是一片神秘的土地。因為1933年英國小說家詹姆斯·希爾頓(James Hilton)的小說《消失的地平線(Lost Horizon)》的問世 ,香格里拉從此走進了我的視野。
2013年10月25日,受迪慶藏族自治州招辦主任老堯(藏族)的盛情邀請,我和妻子遂取消拉薩飛往成都的行程,重訪香格里拉的秋天。
拉薩至香格里拉航程千余公里,云端穿行,云海茫然,960萬平方公里的中華大地,此時僅露出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瑪峰冰山一角,頗有“點破清光萬里天, 南北各萬里,有云心更閑”,山高人為峰的得意。
飛機掠過橫斷山脈, 藍天攜手白云,溜跶在雪山峽谷之間,秘境香格里拉,看不出絲毫的蕭瑟。橫斷山脈千韌,沉浮于云海之間,云嶺、白馬雪山,梅里雪山、哈巴雪山,會聚于怒江、金沙江、瀾滄江畔,秋色熠熠,流金溢彩。香格里拉的美景任憑秋色隨意的點綴,盡收眼底,江山如此多嬌。
橫斷山脈,橫空出世,將青藏高原的掘起阻隔于橫斷山以北的世界第三極,橫斷山以南留下無數讓世人嘆為觀止的精彩紛呈情景。云嶺巍巍,江河橫溢,云端裊瞰三江并流,怒江、金沙江、瀾滄江,一路同行,或驚濤裂岸,或蟄伏蜿蜒,壯懷千里,奔向大海;梅里雪山飄然于云海霧朦之間,傲然挺拔出海拔6740米的卡瓦博格;明永冰川冰清玉潔,從海拔6740米的絨藏卡瓦格博一直鋪展至海拔2230米的明永村森林地帶,大氣鋪呈,蕩氣迴腸,在寒光雪影中隱約出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的小說《失去的地平線》中的香格里拉秘境。 香格里拉的秋天,你從三江并流中緩緩走來,驚醒了我塵封的夢幻,猶如春雷從青藏高原來的黑頸鶴,溫柔的呼喚悄然停留在我耳邊,誰枕著一襲遙望天涯的思念不曾安眠,誰在孤寂無眠的蕭瑟對著卡瓦博格一聲輕嘆:你的寧靜悠遠是我一生都到不了的彼岸。
十余年前,香格里拉一詞溢美藏地,中甸縣為“香格里拉”之名在與川、藏、青海的較量中勝出,終被民政部命名為香格里拉縣,當地政要欣喜若狂。香格里拉乃外來之詞,源自英人希爾頓的傳奇小說《消失的地平線》,對于昨天與今天的中甸人而言,溢美時尚。我和妻子特向時任迪慶藏族自治洲招辦主任的老堯恭賀,老堯詼諧的答曰;香格里拉為時尚而來,中甸之名,千年之有。據漢文史書記載:唐代屬吐蕃神州都督地,吐蕃曾以中甸為前沿據點,經營并控制南詔七十年之久。元代為宣政院直轄地,明中葉后屬云南麗江軍民府,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設中甸廳,轄于云南省。 1950年5月10日,中甸和平解放,歸屬麗江地區行署。1957年9月迪慶藏族自治洲成立,實行民族自治,州府于中甸縣至今。千年藏地,如今竟需借英人希爾頓小說《消失的地平線》為其正名,甚感悲哀! 香格里拉,我本以為是一個充滿著詩意的地名,何曾想到世居中甸的老堯如此回答,讓人頗感意外!
重訪香格里拉,秋天,似夢回故里的我,又遍歷了輪回的情緣,千里風塵,些許涼意,些許清澈,些許憧憬。白雪皚皚,一瞬空白的朦朧,一霎千年的交織。從青藏告原南來的鴻雁,你是否帶走了我在藏北草原的牽掛?圣湖納木措和羊卓雍措的念想?納帕海的秋天,你是否讀懂了我對你的留戀?夕陽西下,你是否留住了我的期盼?
重訪香格里拉,秋天的情調,踏著一片片金黃的樹葉,讓那些無法抹去的時光熠熠再現,讓我無法忘記郁達夫的話——我愿用大半輩子的生命來留住香格里拉的秋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