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玲 侯玲小散文
如果你用十年的時間來認識一個人,有了十年歲月的沉淀,你們儼然已成故人。十年里,你懂得他的脾性,他熟悉你的性格,這樣的友情,淡如水卻長情。于蔡家坡的人來說,蘇四酒店,算得上一位陪跑十多年的故人。
往前追溯十年,能在蘇四酒店訂餐就是蔡家坡人的體面。如今,十年已過,岐地人是否嘗過它家鄉的美食滋味未變?我可以肯定的說,如果你是一個戀舊的岐地人,你會跟著時間的腳步回到家鄉;如果你是一個求新的人,你會跟著時代的腳步找到故里。前幾天,我在這里嘗過幾款老味道,滋味依舊。
舊地重游。這里有一位長情的大廚十年堅守,他的精心匠心在十年的考驗里,夠不夠你說一句:尋遍千山,看遍萬水,原來你還在這里。那一日,大廚就是認認真真地做了半天。豐盛的宴席,一絲不茍的雕刻,有板有眼的配畫,小小心心地點綴。涼的熱的,咸的甜的,紅的綠的,葷的素的,哪一盤都是用了心,哪一樣都是傳著溫情。老人對常主婦說:抓住一個男人的心,首先要抓住他的胃。對于一個好廚師,一家好酒店,何嘗不是這樣呢?抓住食客的胃才是真正的營銷之道吧。從這一點上看,這里味道數十年如一日,它的滋味是陳舊的,可也是地道的。這個味道里有時間的磨練和考驗,也有時間的沉淀和認可。
一道“西府什錦拼盤”,刀工仔細,肘花皮凍如刀裁,碼放得嚴絲合縫仿佛不茍言笑的人。我知道涼盤內也就是豆芽涼菜墊著,可肯把豆芽涼菜的拼盤用如此嚴謹手法鋪排的大廚,心思該是何等細膩?這應該是廚師對一道西府傳統涼菜的應有尊重。也難怪他會把西府四熱菜用一個木方格子盛上,既家常又別致。“小酥肉”,“炸丸子”“八寶甜飯”“紅燒肉蘿卜塊”,四大名菜聚在一個“原木抽屜”的四個格子里。這四道熱菜讓人仿佛穿越了時間的隧道。回歸了八十年代的農家宴席,這算是半席“十碗飯”的精華。四菜合一,各又獨自盛開,既滿足對念舊情懷,又避免菜多浪費,如此心思,甚好甚好。上天有好生之德,廚師就應該有節儉之心。
我是好吃之人,眼里只有美食,來的路上我還念著老子言:五色令人目盲,可當坐在美食旁,腦海里就只剩一句: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美食誘惑人比美人更甚,美食甚至都不用言語,它只輕輕地飄一絲一縷的香味,只需裊裊娜娜的微紅配些翠綠,美食只是稍稍的烹制保留食材最初的鮮美。僅僅這樣,一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就足以調動人的味蕾。饕餮盛宴,唯有大快朵頤才不辜負一番美意。
涼拌牛肉做成燈籠模樣,核桃包子印出核桃紋理,油炸湯圓是裹著面包糠炸成金黃,臊子排骨沿用岐山人燣臊子手法,酸辣香的排骨是地地道道岐山特色。蔥燒帶魚,秋葵三文魚撈也是匠心獨運。北方人制南方菜,本就有不得其真意的空間距離,大廚還是用自己的揣摩研究交了滿意的答卷。帶魚骨剔除油炸,有擺盤,有品相,帶魚肉制卷兼顧北方人的口味,熬制咸甜適度的汁煨魚肉卷,魚肉卷里裹蔥白,類似蔥㸆帶魚,這就有點魚行北方成佳肴的意思了。一道蛋卷香椿芽唇齒留香,直到吃完我都沒有想明白制法,也許美食之美還在于你琢磨不透吧。念念不忘,必有回響。食過知味卻又不得其法,哪一天你若再想起它,除非上門再尋,別無他法。被一道美食吊了胃口,這大概就是肯定一個廚師的最好回答吧。蘇四,用它獨有的味道和時間抗衡,心若在,愛就在,天地之間,唯有美食滋味是一道特殊密碼,它能破解一切歲月荒蕪。
十年磨一劍,真情懷不曾老。岐地風味是一種家鄉味道,它伴著一代人成長。今日你若回望歷史,也只有歲月不敗真情。來吧,吃一道蘇四的老味道,讓時間告訴你,十年歲月的風煙飄過,我們終于熬成了故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