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介:薛萬霖,原嘉興高級中學教師,已退休。閱讀和寫作愛好者。
秋風颯颯起,楓葉紅了,稻穗黃了,菊花艷了,丹桂開了,銀杏落了。
國慶長假一過,秋風開始陣陣吹起,秋雨也時不時地來軋軋鬧猛,湊個熱鬧,在秋風秋雨的合力演奏下,天氣漸漸涼了,大街小區里,穿長袖兩用衫的人漸漸多了起來。
一陣秋雨一陣涼,樹葉兒黃了,院子里的柿子熟了。
那棵柿子樹蝸居院子的一隅,個子顯得瘦弱,葉子不密,枝條不壯,是那么地不起眼,不被人注意。
初夏,柿子開始開花,花期一般7-12天。是時,橘黃的小花綴滿枝頭,微微清香氤氳著小院,讓人禁不住使勁地嗅上幾下。偶爾有蝴蝶飛來,縈繞花間;間或蜜蜂來訪,流連其中。一陣風倏忽而過,柿子花就會簌簌落下。
花落不久,就可以看見米粒般大綠綠的的小柿子了,等長到紐扣般大,會隨風墜落一些的,也有被故意間疏掉的(密度太高,果實個子長不大)。隨著時間的推移,雨水的潤凈,柿子漸長漸大,漸長漸大……
柿子兩三個挨在一起,四五個圍成伙伴圈,它們個頭一般大小。壓得枝頭低低的向地上伸,有兩枝被沉甸甸的果實壓得就差一點就要和地面接軌了。
盛夏一過,秋,就像躲貓貓的頑皮孩子,一下子竄到面前。平時不經意的柿樹,竟一下子引起我們的注意:柿樹上的葉子似乎脫落了不少,枝條上滿是滿是帶著橘黃斑痕的柿子,一層疊一層;原先青澀的柿子,像變臉似的,突然地變成了橘黃色,站在枝頭,似乎在傲視。一陣風吹來,柿樹枝條隨風顫動,枝條上的柿子則隨風蹦極,跳著,鬧著,把枝頭壓彎了再彈起來,壓彎了彈起來……玩得不亦樂乎!
寒露到了,柿子橘黃顏色更深了。這時,我們開始收摘。拿著采摘用的剪刀,提上裝柿子的竹籃,從蒂下把柿子輕輕地剪下,剪下……。這棵不起眼的小小的柿樹,竟然采了滿滿的兩大籃!
采摘下來的柿子,需要有個脫澀過程。民間一般采用的方法是:把采摘下來的柿子裝在桶里,用1:5的石灰水(須澄清)浸泡,一周后取出,晾干,就成了澀味全無的脆脆的硬柿子了。或者,逐個把柿子的蒂部,在盛燒酒的碗里蘸一下(蜻蜓點水式就行,千萬不能浸泡),然后裝在塑料袋里,扎緊口子,密封,三天后就可以食用。又或者,將青柿子放在陶瓷盆里,均勻地噴灑上燒酒,隔天再噴一次,三四天后,柿子的青澀味就去除了。去澀后的柿子,吃起來的感覺,套用一句廣告語,真是“味道好極了”!
柿子營養豐富,含有鈣、磷、鐵等元素和多種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比一般水果高出1~2倍;據說,柿子還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具有清熱去燥,潤肺化痰、止渴生津、健脾治痢、降壓止血等功效,是治療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動脈硬化、內外痔瘡等病癥的天然藥物。
柿子,民間寓意是“事事如意”。據說,山里有些人家,不會采光柿子的,會在樹頂上留幾個,給鳥雀啄食。這樸實的善良,祈求事事如意,感饋大自然的恩賜,不經意中蘊含著一種圓滿和意義。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棵屬于自己的柿子樹,都留有自己體味的甘甜與美好。愿人人事事如意!
柿子紅了!柿子又熟了!
